内经知要-尊龙人生就是博

内经知要话题讨论。解读内经知要知识,想了解学习内经知要,请参与内经知要话题讨论。
内经知要话题已于 2023-11-17 10:07:35 更新
- 内经知要
- 《内经知要》明 李中梓
- 《内经知要》的作者是( )
- 《内经知要》校注说明
- 《内经知要》卷上二 阴阳3
- 内经知要的介绍
- 《内经知要》卷上二 阴阳2
- 仲景尝以明堂阙庭尽不见察,为世医咎。什么意思?
- 李中梓的著作包括()
- 学习李中梓《内经知要》色诊——4.色诊的方法
- 《内经知要》卷上四 脉诊6
《内经知要》通行两卷,系明末医学家李中梓(1588~1655年) (字士材,号念莪)辑注。该书选辑《内经》的精要内容,归为八类,加注阐释。上卷分道生、阴阳、色诊、脉诊、藏象五篇;下卷分经络、治则、病能三篇。
俗易懂,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。著有《内经知要》、《医宗必读》、《本草通 玄》、《伤寒括要》、《删补颐生微论》、《诊家正眼》、《病机沙篆》等。李中梓受《黄帝内经》及名医李杲、张介宾医学思想的影响...
《内经知要》自行世以来,版本颇多,尤其自清乾隆年间经名医薛雪校正重刊后,流传甚广。据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载现存《内经知要》版本大约28种,大多为两卷本,其中明代刻本2种,清代刻本、抄本16种,民国时期刻本、石印本、...
(阴阳和则得其平,一至有偏胜,病斯作矣),(阴阳之变,水极则似火,火极则似水,阳盛则隔阴,阴盛则隔阳,故有内真寒而外假热,内真热而外假寒之症。不察其变,妄轻投剂,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。虽有智者,...
《内经知要》为明-李中梓辑注。全书2卷。上卷有道生、阴阳、色诊、脉诊、藏象5篇;下卷有经络、治则、病能3篇。书中将《内经》重要原文节录归类,并加以注释。所选内容少而精,可概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,又分类清楚,注释...
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水火互藏,阴阳交体,此又不可不知者也);(气无形而升,故为阳;味有质而降,故为阴。味归形者,五味入口,生血成形也。形归气者。血皆倚赖于气,气旺则自能生血,气伤而血因以败也)...
意思是张仲景曾经因为明堂(额头中心)和厥庭(两眉中间位置)的气色不仔细观察,谴责那个时代的医生不仔细诊断病象。该句出自明末·李中梓《内经知要·卷上·色诊篇》。《内经知要》共有上、下两卷,分成道生、阴阳、色...
李中梓的著作包括()a.《内经知要》b.《里中医案》c.《医宗必读》d.《诊家正眼》正确答案:《内经知要》;《里中医案》;《医宗必读》;《诊家正眼》
养成按一定顺序色诊的习惯,既迅迅,又可以防止遗漏。远望时发现异常的部位,尤应加倍注意、详细观察、分析比较。色诊这一部分讲完了,我们再回到李中梓《内经知要》学习脉诊部分 明•李中梓《内经知要》学习笔记 ...
内因也;起居过度,外因也;伤于毒者,不内外因也。不先察其因而卒持寸口,自谓脉神,无假于问,岂知真假逆从?脉病原有不合者,仓卒一诊,安能尽中病情?妄言作名,欺世卖俗,误治伤生,损德不小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