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没有真的把《伤寒论》读懂、用活的人?-尊龙人生就是博

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·引言》:“当然(《伤寒杂病论》)与《内经》毫无关系。”黄煌·网上采访文章《尊重经验,传承经典,迎接经方的春天》:“经方与医经是两大流派,允许各自独立发展。目前,以脏腑辨证为代表的经派占据了...
有没有真的把《伤寒论》读懂、用活的人?
有,在中医历史上,第一次明确且坚定地否定《伤寒论》对《内经》有继承关系的,大概就是崇慕日本汉方的“方证对应”学派。
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·引言》:“当然(《伤寒杂病论》)与《内经》毫无关系。”
黄煌·网上采访文章《尊重经验,传承经典,迎接经方的春天》:“经方与医经是两大流派,允许各自独立发展。目前,以脏腑辨证为代表的经派占据了话语权,这不利于中医学术的传承,不要用医经的理论去指导经方的临床。经方不讲脏腑经络,并不意味着没有理论。”
日本桃井安贞《古文伤寒论序》:“《素》、《难》阴阳之空论,臓腑之臆说,万病之虚名,皆是难行于人事,故知《素》、《难》非圣经。而无吾所赖矣。
医之学,方焉耳。”汤本求真《皇汉医学·<伤寒论>之大意》:“其曰阳、曰阴,与后世医家之空言阴阳五行不同。”吉益南涯的门人大江广彦在《吉益南涯医论集·医范·附言》中言:“自后藤、香川、松原、山胁、吉益五大家兴以来,天下之医,得晓阴阳五行之妄说。”

日本汉方的派别:
日本汉方主要分为三派:“后世派、古方派、折衷派。”(郭秀梅《日本汉方医学发展及流派》),其中“后世派”形成于江户时代前期(相当于明末清初),这一派没有否定阴阳五行理论。
“古方派”形成于江户时代中后期(相当于清代中后期),盛赞《伤寒论》,否定阴阳五行学说,否定《内经》。“折衷派”则既不否定《内经》,强调不问学派门第,择其长为已用。
目前国内的“方证对应”学派主要就是受日本“古方派”的影响,一方面“千方百计求伤寒”,另一方面却又“费尽心机弃《内经》”,本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“废医存方”,与日本人“医之学,方焉耳”如出一辙。
2021-04-29
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3-11-17 10:11:44
  •  爱读书的吕老师

    然后在多次阅读《伤寒论》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,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。要深刻细读《伤寒论》,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,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,领悟前人经验,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...

  • 有,在中医历史上,第一次明确且坚定地否定《伤寒论》对《内经》有继承关系的,大概就是崇慕日本汉方的“方证对应”学派。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·引言》:“当然(《伤寒杂病论》)与《内经》毫无关系。”黄煌·网上采访文章...

  •  普林博雅教育

    《伤寒论》是通过六经传变、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,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,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:省文法、倒序法。。。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 文化 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。但还好,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...

  •  星恩文化

    想读《伤寒论》就读老板本的,有点古文和易学底子就能看懂几分,如果不死读书懂得变通,就更容易了。不过,我只翻了几页,没有真正的读过,毕竟不是干这一行的。可以看胡希如讲伤寒,真的不错,好多不明白的东西,都是...

  • 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,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,谁知道非常失望,我看到的《伤寒论》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,这不是我想要的,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;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,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...

其他医典类似问题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