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-尊龙人生就是博

补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,指力沉重向下;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,反复操作。泻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,指力浮起向上;拇指向前左转...
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
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介绍如下:

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,指力沉重向下;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,反复操作。
常见的针刺补泻手法:
(1)提插补泻
主要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提插轻重来区分。 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讲:“的气,因推而内之,是谓补;动而伸之,是谓泻”。
补法: 针刺得气后,在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, 重插轻提 (即慢提急按)。
泻法: 针刺得气后,在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, 轻插重提 (即急提慢按)。

(2)捻转补泻
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捻转方向、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。 《标幽赋》:“迎夺右而泻凉,随济左而补暖。”
补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,指力沉重向下;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,反复操作。
泻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,指力浮起向上;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,反复操作。
(3)呼吸补泻
在进针、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手法。 《针灸大成》:“欲补之时,气出针入,气入针出;欲泻之时,气入入针,气出出针。”
补法: 病人呼气时进针,吸气时出针为补法。
泻法: 病人吸气时进针,呼气时出针为泻法。
(4)徐疾补泻
依据针身在穴位的深浅进内和外退动作的快慢,和出针时对针孔操作的快慢来决定的针刺手法。 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云:“徐而疾则实,疾而徐则虚。”
补法: 针刺入浅层得气后,随之将针身徐徐推入到穴位深层,急速退针至皮下,出针时,快速出针并疾按其针孔, 重在徐入。
泻法: 针身刺破皮肤后,迅速插入深层得气,随之徐徐退针至皮下,出针时,缓慢出针并且不按针孔。 重在徐出。
(5)迎随补泻
根据针尖方向与经络气血流向来判断补泻的手法。 《难经·七十二难》中说:“所谓迎随者,知荣卫之流行,经脉之往来,随其逆顺而取之,故曰迎随。”
补法: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“随”,也就是补法。
泻法: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“迎”,也就是泻法。
(6)开阖补泻
根据出针时是否按针孔来区分。 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入实者,左手开针空也;入虚者,左手闭针空也。”
补法: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。
泻法: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针孔为泻法。
2023-03-13
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3-09-19 18:39:34
  •  考试资料网

    【答案】:d 该题考查毫针补泻手法。单式补泻手法,捻转补泻:捻转角度小,用力轻,频率慢为补法(d对)。频率快是泻法的操作手法(a错)。用力重,频率快是泻法的操作手法(b错)。捻转角度大,频率快是泻法的操作手法...

  •  考试资料网

    捻转补泻:针下得气后,捻转角度小,用力轻,频率慢,操作时间短,结合拇指向前、食指向后(左转甩力为主)者为补法。

  • 补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,指力沉重向下;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,反复操作。泻法: 针刺得气后,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,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,指力浮起向上;拇指向前左转...

  •  爱学习的小贤ua

    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操作手法是按摩或揉捻经络或穴位,以补充气血、促进循环和增强身体的功能。1.按摩手法 按摩是补法中常用的手法之一,它通过用手指、掌心或手掌在经络或穴位上进行推拿、按揉和揉捏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,...

  •  菜参戒杵铃h

    补法:针刺得气后(得气是指患者自感酸麻胀重),进行捻转行针,右手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且指力沉重向下,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,如此反复操作多次为补法,捻转角度小,用力轻,频率慢,操作时间短。泻法:针刺得气后(...

其他穴位类似问题

  • 10次阅读
  • 12次阅读
  • 8次阅读
  • 2次阅读
  • 8次阅读
  • 8次阅读
网站地图